白芷、紫菀、桑白皮、枇杷葉 是四種在傳統中醫中常用的草藥,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應用范圍。以下是關于這四種草藥的詳細介紹:1. 白芷別名:香白芷、川白芷。來源: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味歸經:辛,溫。歸
白芷、紫菀、桑白皮、枇杷葉 是四種在傳統中醫中常用的草藥,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應用范圍。以下是關于這四種草藥的詳細介紹:
1. 白芷
- 別名:香白芷、川白芷。
- 來源: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 功效與主治:
- 祛風散寒:用于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癥狀。
- 通竅止痛:對于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等有良好效果。
- 消腫排膿:可用于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等癥。
- 用法用量:煎湯內服,3-10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2. 紫菀
- 別名:青菀、紫蒨。
- 來源: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莖。
-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肺經。
- 功效與主治:
- 潤肺下氣:適用于咳嗽氣喘、痰多色白等癥狀。
- 化痰止咳:對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有顯著療效。
- 用法用量:煎湯內服,5-10克。
3. 桑白皮
- 別名:桑根白皮、桑根皮。
- 來源: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
- 性味歸經:甘,寒。歸肺經。
- 功效與主治:
- 瀉肺平喘:用于治療肺熱咳嗽、氣喘胸悶等癥狀。
- 利水消腫:對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有一定效果。
- 用法用量:煎湯內服,10-15克。
4. 枇杷葉
- 別名:巴葉、蘆橘葉。
- 來源:薔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葉。
-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
- 功效與主治:
- 清肺止咳:適用于肺熱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
- 和胃降逆:對于嘔吐呃逆、口干舌燥等癥有緩解作用。
- 用法用量:煎湯內服,5-10克;或制成膏劑外用。
綜合應用
這四種草藥在臨床應用中常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
- 治療風寒感冒:可將白芷與紫菀配伍,既能祛風散寒,又能化痰止咳。
- 治療肺熱咳嗽:桑白皮與枇杷葉合用,可以起到清肺平喘、止咳化痰的作用。
- 治療皮膚瘙癢:白芷外用,具有良好的消腫排膿效果。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部分草藥如白芷在孕期使用需謹慎。
- 個體差異:不同體質的人對草藥的反應可能不同,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藥物相互作用: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時,應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應。
以上是對白芷、紫菀、桑白皮、枇杷葉的詳細解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紫苑種子
特點:花量大,花期集中,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子/盆栽120#150#180#其他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