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枳殼、甘草、紫菀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幾種藥材,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價值。
-
葛根:葛根來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主要產于我國南方地區。葛根味甘辛,性平,歸肺、胃經。它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外感發熱、頭痛項強、口渴、消渴等癥。現代研究表明,葛根還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對于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
枳殼: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味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其功能主要是行氣寬中、消積導滯,適用于胸腹脹滿、食積不化等癥狀。枳殼還有助于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問題。
-
甘草:甘草屬于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調和藥物,在很多復方制劑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甘草性平,味甘,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它不僅可以直接用于治療咳嗽、咽痛、心悸失眠等病癥,還能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
-
紫菀:紫菀來自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莖。味苦、辛,性溫,入肺經。主要功效為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特別適合于治療久咳不止、哮喘以及干咳少痰等情況。紫菀能夠有效緩解支氣管炎引起的癥狀,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尤其有益。
這四種藥材在中醫實踐中經常被單獨或組合使用,以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將葛根與甘草搭配可以增強解表散寒的效果;而紫菀配合枳殼則有助于更好地調理肺部功能,改善呼吸系統相關疾病。使用任何中藥之前都應咨詢專業醫師,確保安全合理地用藥。
品名:紫苑種子
特點:花量大,花期集中,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30~50cm
供應規格:種子/盆栽120#150#180#其他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