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的最佳收獲時間通常是在其完全成熟但還未過熟的階段,大約在播種后90-120天,具體時間取決于品種、種植地區和氣候條件。判斷大麥是否達到最佳收獲期的方法:觀察籽粒顏色變化: 成熟的大麥籽粒會從綠色逐漸變為黃色或金黃色。檢查籽粒硬度: 用指甲輕輕按壓籽粒,如果籽粒已經硬化且
大麥的收獲時間通常是在其完全成熟但還未過熟的階段,大約在播種后90-120天,具體時間取決于品種、種植地區和氣候條件。
-
判斷大麥是否達到收獲期的方法:
- 觀察籽粒顏色變化: 成熟的大麥籽粒會從綠色逐漸變為黃色或金黃色。
- 檢查籽粒硬度: 用指甲輕輕按壓籽粒,如果籽粒已經硬化且不易被指甲壓入,則表明已達到適宜的收獲硬度。
- 測量籽粒含水量: 使用便攜式水分儀檢測籽粒含水量,成熟大麥的理想含水量應在13%-15%之間。過高的含水量會導致儲存期間發霉,而過低則可能影響種子的發芽率。
-
提前收獲的影響:
- 提前收獲可能導致籽粒未充分發育,產量降低,品質下降。
- 未成熟的籽粒含水量較高,需要額外干燥處理,增加了成本。
- 種子活力較低,不利于后續的播種與生長。
-
延遲收獲的風險:
- 延遲收獲可能會導致籽粒脫落,造成產量損失。
- 長時間暴露于高溫、高濕環境中,易引發病蟲害,如麥蚜、白粉病等。
- 風雨天氣下,易發生倒伏現象,增加收割難度,影響最終產量與品質。
-
適時收獲的好處:
- 確保獲得化的產量和的籽粒品質。
- 減少因不良天氣造成的損失。
- 有利于后續的加工與儲存,提高經濟效益。
準確把握大麥的收獲時期對于確保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農民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結合上述方法綜合判斷,以實現高效、優質的收獲。
品名:大麥種子
高度:70~100cm
特點:產量高,耐寒性強,適應性好。
種植量:6~8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