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通常在秋季(9月至10月)開始結果,果實為蒴果,成熟時呈黃褐色或灰褐色,形狀類似小豆莢,長度約為1-2厘米。
白蠟樹的果實發育過程如下:
-
花期:白蠟樹一般在春季4月至5月開花,花朵為黃綠色,聚集成圓錐花序。雌雄異株,即同一棵樹上只開一種性別的花。
-
授粉與受精:花期結束后,經過風媒或昆蟲傳粉,雌花完成受精過程,開始形成幼果。
-
果實發育:從夏季到秋季,果實逐漸長大,顏色由綠色轉為黃褐色或灰褐色。這個過程中,果實內部的種子也在不斷成熟。
-
果實成熟:到了9月至10月,果實完全成熟,此時的蒴果干燥且裂開,釋放出細小的種子。種子呈扁平狀,兩端有翅,便于隨風傳播。
-
種子形態:成熟的白蠟樹種子長約5-6毫米,寬約2-3毫米,表面光滑,顏色為淡黃色至棕色。種子兩端的翅使它們能夠借助風力進行遠距離傳播,增加繁殖機會。
-
采集與處理:如果需要采集白蠟樹的種子用于育苗,應在果實完全成熟但尚未自然裂開時進行。將蒴果收集后晾干,輕輕敲打使種子脫落,然后篩選出干凈的種子,進行播種或儲存。
-
種子休眠與萌發:白蠟樹的種子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通常需要經過冬季低溫層積處理(即在濕潤條件下經歷一段時間的低溫),才能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春季播種時,種子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會逐漸萌發,長成新的幼苗。
白蠟樹的果實從開花到成熟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最終形成的蒴果在秋季成熟后裂開,釋放出帶有翅的種子,這些種子具備較強的適應性和傳播能力,有助于白蠟樹種群的擴散與繁衍。
品名:白蠟種子
顏色:綠色
特點:耐寒,耐旱,根系深,高大速生
種植量:36~49棵/畝
種植期:春秋冬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土層深厚肥沃
供應規格:裸根苗/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