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作為水稻的綠肥作物,能夠顯著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紫云英是一種豆科植物,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可以為土壤提供豐富的有機質和氮素,從而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提高土壤肥力:紫云英根系發達,能夠從空氣中固定大量的氮素,這些氮素在紫云英植株被翻壓后,逐漸分解為土壤中的有效氮,供后續種植的水稻吸收利用。研究表明,每畝紫云英可固定100-150公斤的氮素,相當于施用了相同數量的尿素。
-
改善土壤結構:紫云英的根系能夠穿透土壤,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增強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長發育。紫云英的根系還能夠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物的分解,進一步提高土壤肥力。
-
減少化肥使用量:由于紫云英能夠提供充足的氮素,因此可以適當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減少化肥對環境的污染。據研究,使用紫云英作為綠肥的稻田,化肥使用量可減少20%-30%,而水稻產量仍能保持甚至超過常規施肥的水平。
-
提高水稻產量:多項研究表明,采用紫云英作為綠肥的稻田,水稻產量普遍高于不使用綠肥的對照田。一項在中國南方進行的研究發現,使用紫云英作為綠肥的稻田,水稻產量平均提高了10%-15%。另一項研究則表明,紫云英綠肥處理下的水稻,不僅產量增加,而且籽粒飽滿,品質優良。
-
增強水稻抗逆性:紫云英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還能增強水稻的抗逆性,如抗旱、抗病蟲害等。這是因為紫云英能夠改善土壤環境,促進水稻根系的健康生長,從而提高水稻的整體生長勢。
-
生態效益顯著:紫云英作為綠肥作物,不僅能夠提高水稻產量,還能減少化肥的使用,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紫云英開花時還能美化農田環境,吸引蜜蜂等有益昆蟲,促進生物多樣性。
種植紫云英作為水稻的綠肥作物,不僅可以顯著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還能改善土壤結構,減少化肥使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廣紫云英綠肥技術對于提高我國水稻生產的可持續性具有重要意義。
品名:紫云英種子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4~6kg/畝
種植期:秋/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25~40cm
供應規格: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