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金蓮(學名:Tropaeolum majus),又稱金蓮花、金盞花等,是一種原產于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在很多地方作為一年生植物栽培。它以其鮮艷的花朵和心形的葉子而聞名,常被用于園藝裝飾或作為藥用植物。旱金蓮種子的來源及其生產過程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自然授粉
在自然條件下,旱金蓮主要通過昆蟲授粉來完成繁殖。蜜蜂、蝴蝶和其他訪花昆蟲會被其鮮艷的顏色吸引,從而幫助傳播花粉。當昆蟲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時,會將花粉從雄蕊攜帶到雌蕊上,實現授粉過程。
2. 人工授粉
對于園藝或育種目的,人們有時也會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這通常是在需要控制品種純度或者進行特定雜交實驗時采用的方法。人工授粉可以通過使用小刷子或其他工具輕輕地將一個花朵的花粉轉移到另一個花朵的柱頭上完成。
3. 種子形成
無論自然授粉還是人工授粉,一旦授粉成功,受精卵就會開始發育成種子。旱金蓮的果實是一種小型的蒴果,內部包含多個種子。隨著果實逐漸成熟,它會變得干燥并最終裂開,釋放出里面的種子。
4. 種子收集與處理
- 時機選擇:的種子收集時間是在果實完全成熟但尚未自然裂開之前。過早采集可能導致種子未充分發育,而過晚則可能因果實自行開裂而丟失種子。
- 方法:可以輕輕搖晃植株,讓成熟的種子自然掉落至預先準備好的容器中;或者直接用手輕輕摘取成熟的果實,然后小心地打開以取出種子。
- 儲存:收集后的種子應放在通風良好、干燥的地方晾干幾天。之后可將其存放在密封袋內,并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以便日后播種使用。
5. 種子的播種
旱金蓮種子適合春季或秋季播種。在適宜的溫度(約18°C至24°C)下,種子通常在7到14天內發芽。播種前可以輕微劃傷種子表面(即破殼處理),有助于提高發芽率。
通過上述過程,旱金蓮的種子得以從自然界中產生,進而被人們用于種植和繁殖新的植株。
品名:旱金蓮種子
高度:30~5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