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葉草作為優質飼料的制作與利用方法
-
收割時間的選擇:為了保證白三葉草的營養價值,的收割時期應該是在其花期前后。植物體內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同時纖維素含量較低,易于消化吸收。
-
收割后的處理:收割后應立即將白三葉草晾曬或烘干至適宜水分(通常為10%-15%),以防止霉變和營養損失。晾曬時需注意避免長時間暴曬導致葉綠素分解,影響適口性。
-
青貯技術的應用:對于大量收獲的白三葉草,可以采用青貯方式保存。首先將新鮮的白三葉草切碎至約2-3厘米長,然后壓實密封在青貯窖或專用袋中,在厭氧條件下發酵20-30天即可使用。青貯能夠有效保持其原有營養價值,延長保存期限。
-
干草制作:除了青貯外,還可以將白三葉草制成干草。將收割后的白三葉草均勻攤開晾曬至干燥,期間需定期翻動以確保各部分都能充分干燥。干燥完成后捆扎存放,便于長期保存和運輸。
-
混合飼料配制:單獨使用白三葉草作為飼料可能無法滿足動物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因此建議與其他作物如玉米秸稈、豆粕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復合型飼料,以提高整體營養價值。
-
注意事項:
- 在制作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水分,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最終產品的品質。
- 存儲時應注意防潮、防曬,避免蟲害鼠咬。
- 給予動物食用前先進行少量試喂,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再逐步增加用量。
-
應用實例:白三葉草因其高蛋白、易消化的特點,在畜牧業中被廣泛應用于牛、羊、兔等多種家畜的飼養。奶牛場常將白三葉草作為主要牧草之一,不僅提高了牛奶產量,還改善了乳品質量;養兔業則利用其良好的適口性和較高的粗蛋白含量來促進兔子生長發育。
通過合理選擇收割時機、科學加工處理以及正確儲存使用,白三葉草可以成為一種高效、經濟且環保的優質飼料資源。
品名:白三葉種子
特點:喜歡涼爽氣候,生長快,抗性好。
種植量:10~15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而定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自然高度:25~40cm
供應規格: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