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植株主要分為五種:亞洲人參、西洋參、三七、野山參和刺五加。這些種類在形態、生長環境以及藥用價值上各有特點。
-
亞洲人參(Panax ginseng):又稱高麗參或中國人參,是人參中最著名的一種,原產于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亞洲人參具有較強的補氣作用,適用于體虛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的調理。其根部形狀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表面呈黃白色或淡黃色,質地堅硬。
-
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又名花旗參、美參,主要分布在美國東部和加拿大。與亞洲人參相比,西洋參性偏涼,更適合夏季服用或體質偏熱的人群使用。它能有效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對心血管系統也有良好影響。西洋參的根部通常較細長,顏色較淺。
-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別稱田七、金不換等,是中國特有的藥用植物,主要產于云南、廣西等地。三七以止血、散瘀著稱,對于治療外傷出血、內出血以及促進血液循環等方面效果顯著。其根部短小粗壯,呈圓錐形或圓柱形,表皮灰棕色至棕褐色。
-
野山參:指的是自然條件下生長多年未經人工干預的人參,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幾種。由于生長周期長,吸收了更多的天然養分,因此野山參的價值極高,尤其受到中藥界的推崇。野山參的外觀特征與其具體種類有關,但普遍而言,根部更為粗大,紋理清晰,色澤深沉。
-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雖然嚴格意義上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人參”,但由于其功效與人參類似,且同屬五加科,故常被提及。刺五加具有增強機體適應能力、抗疲勞的作用,適合長期勞累、精神壓力大的人群服用。其根莖部分可入藥,外表呈灰棕色,內部黃白色。
以上五種人參植株在中醫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自擁有獨特的藥理作用和適用范圍。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人參,在使用時都需注意個體差異,遵循醫囑合理應用。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