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Panax ginseng C.A. Meyer)**是一種著名的藥用植物,屬于五加科人參屬。它主要分布在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參因其根部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而被廣泛用于傳統中藥中,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抗氧化等多種功效。1. 形態特征根:肉質根,呈圓柱形
**人參(Panax ginseng C.A. Meyer)**是一種著名的藥用植物,屬于五加科人參屬。它主要分布在東北亞地區,包括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參因其根部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而被廣泛用于傳統中藥中,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抗氧化等多種功效。
1. 形態特征
- 根:肉質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長5-30厘米,直徑0.8-2厘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細根痕。
- 莖:直立,單一,高30-70厘米,無毛。
- 葉:掌狀復葉,通常3-6片輪生在莖頂,小葉5-7片,邊緣有鋸齒。
- 花:傘形花序頂生,花小,黃綠色,直徑約2毫米。
- 果實: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內含2粒種子。
2. 生長環境
人參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區林下,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間。野生人參多見于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人工栽培則需模擬其自然生長條件。
3. 藥用價值
- 主要成分:人參皂苷(ginsenosides)、多糖、揮發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 功效:
- 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疾病。
- 抗疲勞:改善體力和精神狀態,緩解疲勞。
-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
- 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 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壓,改善心肌供血。
4. 采收與加工
- 采收時間:一般在秋季,當葉片變黃時進行采收。
- 加工方法:將根部挖出后,去除泥土和須根,洗凈,晾干或曬干。也可以切片后干燥,便于保存和使用。
5. 品種分類
- 野山參:野生人參,品質,但資源稀少。
- 園參:人工栽培的人參,根據種植年限和加工方法不同,又可分為紅參、白參等。
- 紅參:經過蒸制和干燥處理,顏色紅棕,藥性溫熱。
- 白參:直接干燥,顏色白黃,藥性平和。
6. 應用與文化
- 中藥應用:廣泛用于補氣養血、安神益智等方劑中。
- 食療:可泡茶、燉湯、煮粥等,適用于體虛乏力、失眠健忘等癥狀。
- 文化象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參被視為“百草之王”,象征著長壽和健康。
7. 注意事項
- 用量:一般每次3-9克,具體用量應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
- 禁忌:孕婦、高血壓患者、感冒發熱者慎用。
- 存儲:應放置在通風干燥處,避免受潮發霉。
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人參不僅在藥用上有重要作用,還在文化和食療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