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參秧子,即野生人參的幼苗或小植株,是人參屬植物的一種形態。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北部和北美洲東部的森林中,尤其是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地區。野人參因其生長環境自然、無污染而備受珍視,其藥用價值極高,被譽為“百草之王”。
野人參秧子,即野生人參的幼苗或小植株,是人參屬植物的一種形態。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北部和北美洲東部的森林中,尤其是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一些地區。野人參因其生長環境自然、無污染而備受珍視,其藥用價值極高,被譽為“百草之王”。
外形特征
- 莖:野人參秧子的莖細長,直立或斜升,通常為綠色,有時帶紫色條紋。高度一般在5-20厘米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度會逐漸增加。
- 葉:葉片為掌狀復葉,通常由3-5片小葉組成,小葉邊緣有鋸齒。葉面光滑,顏色鮮綠,質地較薄。幼苗期可能只有1-2片復葉。
- 根:根部是野人參最為珍貴的部分,呈肉質,形狀不規則,多為圓錐形或紡錘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明顯的環紋和須根。幼苗期的根較小,但已初步具備人參特有的形態。
- 花:野人參秧子開花較晚,一般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開花。花序為傘形,花朵小,顏色為黃綠色,聚集成球狀,直徑約1-2厘米。
- 果實:果實為漿果,成熟時呈紅色,內含2-3粒種子。果實通常在秋季成熟。
生長環境
野人參秧子通常生長在溫帶森林中,喜歡陰涼濕潤的環境,常見于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0之間。野人參對環境的要求較高,生長周期較長,從種子萌發到成熟植株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
識別要點
- 掌狀復葉:野人參秧子的葉片為掌狀復葉,這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 環紋和須根:根部的環紋和須根是識別野人參的重要依據。
- 生長環境:野人參通常生長在陰涼濕潤的森林環境中,這也是其與其他植物區別的一個重要方面。
保護與利用
由于野人參資源稀缺且生長緩慢,過度采集導致其數量銳減,已被列入多個國家的保護名錄。采集和利用野人參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人工栽培人參技術的發展也為滿足市場需求提供了新的途徑。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野人參秧子的外觀特征、生長環境及其保護與利用的重要性。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