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人參薯(也稱為山藥、淮山)適合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種植,其生長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0-30℃,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壤土最為理想。以下是關(guān)于白皮人參薯種植環(huán)境的具體要求和建議:
-
氣候條件:白皮人參薯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生長期內(nèi)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也能適應半陰環(huán)境。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這些地區(qū)的春季回暖早,夏季長而炎熱,秋季涼爽,冬季溫和,非常有利于白皮人參薯的生長發(fā)育。
-
土壤選擇:雖然白皮人參薯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在pH值6.5-7.5之間、富含有機質(zhì)、排水透氣性能好的砂壤土中生長。過粘重或排水不良的土壤容易導致根莖腐爛,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在種植前應對土地進行深耕細耙,施足基肥,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提高土壤肥力。
-
水分管理:白皮人參薯既怕旱又怕澇。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在塊莖膨大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但同時也要注意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避免根部受淹。一般情況下,當表層土壤干燥時應立即澆水,澆水量以浸透整個耕作層為準。
-
栽培技術(shù):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種薯作為繁殖材料;合理密植,行距一般為80-100厘米,株距30-40厘米;適時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使用;注意防治病蟲害,如炭疽病、根結(jié)線蟲等,采用農(nóng)業(yè)、物理及生物方法綜合防控。
白皮人參薯適宜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種植,尤其是一些具有溫暖濕潤氣候特征的地方更為合適。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白皮人參薯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