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土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省。甘肅土人參的學名為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屬于桔梗科黨參屬。這種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常用于補氣養血、健脾益肺等。形態特征根:根部肥大,呈圓柱
甘肅土人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省。
甘肅土人參的學名為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屬于桔梗科黨參屬。這種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常用于補氣養血、健脾益肺等。
形態特征
- 根:根部肥大,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表面黃白色至淡棕色,質地較軟,斷面為黃白色,有特殊的香氣。
- 莖:直立或斜升,高度一般在30-80厘米之間,分枝較少,表面綠色或帶紫色。
- 葉:互生,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葉面綠色,背面顏色稍淺。
- 花:花單生于葉腋或頂生,花冠鐘形,顏色多為藍紫色或淡紫色,也有白色的變種。
- 果實:蒴果,成熟時開裂,內含多數種子。
生長環境
甘肅土人參喜歡生長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林緣、灌叢或草坡上。它耐寒、耐旱,但不耐水濕,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藥用價值
- 補氣:甘肅土人參能有效補充人體元氣,對于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癥狀有顯著改善作用。
- 養血: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適用于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情況。
- 健脾益肺: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采集與加工
通常在秋季采挖,將根部洗凈泥土后曬干或低溫烘干。干燥后的藥材應儲存在通風干燥處,避免蟲蛀和霉變。
注意事項
雖然甘肅土人參具有多種功效,但在使用時也需注意個體差異及用量控制,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以免出現不適反應。
甘肅土人參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同時也是一種值得研究和開發的地方特色資源。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