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參并非黨參的一種。人參和黨參雖然同屬植物界,但它們屬于不同的科屬。具體來說,人參(Panax ginseng)屬于五加科人參屬,而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則屬于桔梗科黨參屬。這兩種
明代人參并非黨參的一種。
人參和黨參雖然同屬植物界,但它們屬于不同的科屬。人參(Panax ginseng)屬于五加科人參屬,而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則屬于桔梗科黨參屬。這兩種藥材在形態、生長環境、藥用價值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
-
形態特征:
- 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及細根痕;莖直立,高30-70厘米;葉為掌狀復葉,輪生;花小,黃綠色,集成傘形花序;果實為漿果,成熟時紅色。
- 黨參: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長圓柱形,稍彎曲,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不規則縱溝及少數橫長皮孔樣突起;莖基部多分枝,上部較細;葉互生,羽狀分裂;花鐘形,藍紫色,單生于葉腋;果實為蒴果,成熟時開裂。
-
生長環境:
- 人參:主要分布于東北亞地區,如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等地,喜陰涼濕潤的環境,常生于山地林下。
- 黨參: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和西南地區,如山西、陜西、甘肅、四川等省,耐旱性強,適應性廣,常見于山坡草地、灌叢中。
-
藥用價值: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體虛乏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人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人參皂苷、多糖、揮發油等,對提高免疫力、抗疲勞、抗氧化等方面有顯著作用。
- 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潤肺止咳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氣短懶言等癥狀。黨參的主要活性成分為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
歷史記載:
- 人參:在中國傳統醫學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藥物。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也對人參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稱其為“百草之王”。
- 黨參:雖然在古代也有應用,但其地位和知名度不如人參。《本草綱目》中提到黨參,但并未將其與人參相提并論。
明代人參并不是黨參的一種,兩者在植物學分類、形態特征、生長環境、藥用價值等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