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拈花睡蓮品種介紹
佛手拈花睡蓮(Nymphaea 'Fo Shou Nian Hua')是一種獨特的觀賞性水生植物,以其優雅的姿態和豐富的色彩而受到園藝愛好者的喜愛。以下是關于該品種的詳細介紹:
基本信息
- 學名:Nymphaea 'Fo Shou Nian Hua'
- 別名:佛手拈花、佛手蓮花
- 分類:睡蓮科(Nymphaeaceae)
- 原產地:中國
- 栽培歷史:20世紀初由中國園藝師培育而成
植物特征
- 葉片:
- 形狀:圓形或心形,邊緣波狀
- 顏色:深綠色,葉面光滑
- 大小:直徑約20-30厘米
- 花朵:
- 形狀:杯狀,花瓣多層
- 顏色:白色、淡粉色或淺黃色,中心部分呈金黃色
- 直徑:15-20厘米
- 花期:夏季至秋季,通常在6月至9月
- 根莖:
- 形態:粗壯,橫向生長
- 功能:儲存養分,支持植株生長
生長習性
- 光照:喜陽光,每天至少需要6小時直射 sunlight
- 溫度: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C
- 水質:喜歡清潔、富含有機質的靜水環境
- 水深:水深為20-40厘米
- 土壤:適合種植在肥沃的淤泥中
栽培要點
- 繁殖方法:
- 分株:春季將根莖分割成帶有芽點的小段
- 種子:秋季收集成熟種子,春季播種
- 施肥:
- 春季和夏季每月施用一次水溶性肥料
- 秋季減少施肥頻率
- 修剪:
- 定期去除枯黃的葉片和花朵,保持植株整潔
- 冬季可將根莖移至室內或深水區越冬
病蟲害防治
- 常見病害:
- 葉斑病:可用殺菌劑噴灑
- 腐爛病:保持水質清潔,避免積水
- 常見蟲害:
- 蚜蟲:用清水沖洗或噴灑殺蟲劑
- 蝸牛和蛞蝓:使用物理方法或生物防治
園藝應用
- 水景布置:適用于池塘、湖泊和水缸等水體景觀
- 盆栽觀賞:小型容器中也可種植,適合陽臺和室內裝飾
- 生態功能:凈化水質,提供魚類和水生昆蟲的棲息地
文化意義
- 佛教文化:佛手拈花象征著清凈和智慧,常用于佛教園林和寺廟的水景設計
- 文學藝術:在中國古代詩詞和繪畫中,睡蓮常常被賦予高潔、寧靜的意象
列表形式
| 項目 | 描述 | | --- | --- | | 學名 | Nymphaea 'Fo Shou Nian Hua' | | 別名 | 佛手拈花、佛手蓮花 | | 分類 | 睡蓮科(Nymphaeaceae) | | 原產地 | 中國 | | 栽培歷史 | 20世紀初由中國園藝師培育而成 | | 葉片形狀 | 圓形或心形,邊緣波狀 | | 葉片顏色 | 深綠色,葉面光滑 | | 葉片大小 | 直徑約20-30厘米 | | 花朵形狀 | 杯狀,花瓣多層 | | 花朵顏色 | 白色、淡粉色或淺黃色,中心部分呈金黃色 | | 花朵直徑 | 15-20厘米 | | 花期 | 夏季至秋季,通常在6月至9月 | | 根莖形態 | 粗壯,橫向生長 | | 根莖功能 | 儲存養分,支持植株生長 | | 光照需求 | 喜陽光,每天至少需要6小時直射 sunlight | | 適宜溫度 | 20-30°C | | 水質要求 | 喜歡清潔、富含有機質的靜水環境 | | 水深 | 20-40厘米 | | 適宜土壤 | 肥沃的淤泥 | | 繁殖方法 | 分株、種子 | | 施肥頻率 | 春季和夏季每月一次,秋季減少 | | 修剪方法 | 定期去除枯黃的葉片和花朵,冬季移至室內或深水區越冬 | | 常見病害 | 葉斑病、腐爛病 | | 病害防治 | 用殺菌劑噴灑,保持水質清潔 | | 常見蟲害 | 蚜蟲、蝸牛和蛞蝓 | | 蟲害防治 | 用清水沖洗或噴灑殺蟲劑,物理方法或生物防治 | | 園藝應用 | 水景布置、盆栽觀賞、生態功能 | | 文化意義 | 佛教文化中的清凈和智慧象征,古代詩詞和繪畫中的高潔、寧靜意象 |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
品名:睡蓮
高度:40~10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水源充足,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裸根苗/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