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與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的區別主要在于它們的科屬、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及藥用價值等方面。以下是詳細的對比分析:科屬不同:半枝蓮屬于唇形科(Lamiaceae),而馬齒莧則屬于馬齒莧科(Port
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與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的區別主要在于它們的科屬、形態特征、生長環境及藥用價值等方面。以下是詳細的對比分析:
-
科屬不同:
- 半枝蓮屬于唇形科(Lamiaceae),而馬齒莧則屬于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這一差異直接決定了兩種植物在分類學上的根本區別。
-
外觀形態:
- 半枝蓮:植株高度一般為30-6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四棱形;葉片對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花單生于葉腋,藍紫色或淡紫色,呈唇形。
- 馬齒莧:多年生草本,但常作一年生栽培,株高通常不超過20厘米,匍匐生長;葉子肉質,倒卵形或匙形,無柄或近無柄,基部狹窄成短柄狀;花小,黃色,5瓣,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
生長習性:
- 半枝蓮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適應性強,常見于林下、灌叢中或溝邊等處。
- 馬齒莧則偏愛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廣泛分布于田間地頭、路旁荒地,甚至城市中的空地上也能見到其身影。
-
藥用價值:
- 半枝蓮: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在中醫臨床上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癰腫瘡瘍等癥狀。
- 馬齒莧:性寒味酸,能清熱利濕、涼血止血,適用于痢疾、腹瀉、痔瘡出血等情況。它還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野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
-
食用方式:
- 半枝蓮多作為藥材使用,較少直接食用。
- 馬齒莧不僅可入藥,還經常被人們采來當作蔬菜食用,如涼拌、炒食或者做湯等。
盡管半枝蓮與馬齒莧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處,但它們之間仍有著顯著的不同,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植物學分類、外部形態、生態習性以及應用領域等多個方面。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