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indica L.),又名龍須牡丹、地丁、連錢草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黃芩屬。這種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qū),在我國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份均有廣泛分布。
生長環(huán)境
半枝蓮喜歡生長在濕潤而肥沃的土壤中,常見于田邊、路旁、溝渠旁或荒地。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能夠在多種環(huán)境中生存并繁衍。
形態(tài)特征
- 根:根細長,呈纖維狀。
- 莖:直立或匍匐,多分枝,表面被有短柔毛。
- 葉:對生,卵圓形至寬卵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均被腺點及短柔毛。
- 花:小花聚集成輪傘花序,花冠二唇形,上唇較短,下唇3裂;顏色多為淡紫色或藍紫色,也有白色品種。
- 果:小堅果,橢圓形,成熟時變黑。
藥用價值
半枝蓮全草均可入藥,味苦、性寒,歸心、肝經。其主要功效包括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通淋等。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癰疽瘡瘍、蛇蟲咬傷等多種疾病。現(xiàn)代研究表明,半枝蓮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生物堿、揮發(fā)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
園藝應用
由于半枝蓮花色艷麗、花期較長,且易于栽培管理,因此也被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和家庭園藝中,作為觀賞植物種植。
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龍須”往往象征著尊貴與吉祥,而“牡丹”則代表著富貴與美麗。將半枝蓮稱為“龍須牡丹”,不僅體現(xiàn)了人們對這種植物美好寓意的認可,也反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深厚的語言智慧。
半枝蓮作為一種兼具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植物,在人們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