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別稱半邊蓮、半枝蓮、破銅錢等,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外形和特征的詳細介紹:1. 植株形態高度:半枝蓮植株一般高10-40厘米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別稱半邊蓮、半枝蓮、破銅錢等,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外形和特征的詳細介紹:
1. 植株形態
- 高度:半枝蓮植株一般高10-4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四棱形,通常呈淡綠色,有時帶紫色。
- 分枝:莖上常有分枝,分枝較細,通常向上生長。
2. 葉片特征
- 形狀:葉片對生,卵形至披針形,長1-3厘米,寬0.5-1.5厘米,邊緣有鋸齒。
- 葉面:葉面光滑或有細毛,葉脈明顯,葉色鮮綠。
- 葉柄:葉柄短,長約2-5毫米。
3. 花朵特征
- 花序:花序為輪傘花序,著生于莖頂或葉腋,每輪有2-6朵花。
- 花色:花冠藍紫色或淡紫色,有時為白色,長約1.5-2厘米。
- 結構:花冠二唇形,上唇較短,下唇較長,有3個裂片。雄蕊4枚,2長2短,花柱細長,柱頭2裂。
- 花期:花期通常在夏季,6-8月。
4. 果實與種子
- 果實:果實為小堅果,圓形或卵圓形,直徑約1-1.5毫米,表面光滑,成熟時呈棕色。
- 種子:種子細小,數量較多,易于傳播。
5. 根系
- 根狀莖:半枝蓮具有匍匐的根狀莖,根狀莖細長,白色或淡黃色,能在土壤中蔓延,形成新的植株。
- 須根:主根不發達,但有許多細長的須根,有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養分。
6. 生態習性
- 生長環境:半枝蓮喜光,耐陰,適應性強,能生長在多種土壤類型中,包括沙土、黏土和壤土。
- 耐旱性: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在濕潤環境中生長更為茂盛。
- 繁殖方式:主要通過種子繁殖,也可通過分株繁殖。
7. 用途
- 藥用價值:半枝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癥。
- 觀賞價值:花朵美麗,適合作為園林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8. 分布
-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以長江以南地區較為常見。也見于日本、朝鮮半島等地。
9. 文化意義
- 民間傳說: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半枝蓮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草藥,其藥用歷史可追溯到古代。
- 文學作品:在一些古典文學作品中,半枝蓮常被賦予象征意義,如純潔、堅強等。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全面了解半枝蓮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態習性和用途。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