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草(Physalis alkekengi)與闊葉半枝蓮(Lobelia siphilitica)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植物形態、花果特征、生長習性以及用途等方面。植物形態:燈籠草:屬于茄科酸漿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
燈籠草(Physalis alkekengi)與闊葉半枝蓮(Lobelia siphilitica)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植物形態、花果特征、生長習性以及用途等方面。
-
植物形態:
- 燈籠草:屬于茄科酸漿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30-70厘米之間,莖直立或斜升,分枝多。葉片卵形至心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
- 闊葉半枝蓮:屬于桔梗科半邊蓮屬,為多年生濕生或水生草本。植株較高大,通常可以長到60-120厘米高,莖直立,無毛或有細毛。葉子較大,呈披針形或橢圓形,基部常抱莖。
-
花果特征:
- 燈籠草:花單生于葉腋,花冠黃色,內面有紫色斑點;果實為漿果,成熟時橙紅色,被紙質宿存的花萼包裹,形狀似小燈籠,因此得名“燈籠草”。
- 闊葉半枝蓮:花藍紫色或白色,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蒴果球形,成熟后開裂,種子細小。
-
生長習性:
- 燈籠草:喜光耐寒,適應性強,能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生長,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為適宜。
- 闊葉半枝蓮:喜歡濕潤環境,常見于河流、湖泊岸邊及濕地中,對水分需求較高,不耐干旱。
-
用途:
- 燈籠草:果實可食用,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其獨特的果實外觀也常用于觀賞。
- 闊葉半枝蓮:主要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其美麗的藍色花朵深受人們喜愛;它也是一種重要的水體凈化植物,能有效吸附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
地理分布:
- 燈籠草:原產于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日本等地,現已被廣泛引種至世界各地。
- 闊葉半枝蓮:原產地為北美洲,尤其是美國中東部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及華東部分地區的人工濕地或自然水域中。
雖然燈籠草與闊葉半枝蓮都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在形態結構、生態習性及應用價值上存在明顯差異。了解這些區別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利用這兩種植物資源。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