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黃芩屬。它在中國廣泛分布,多生長于山坡、路旁、田埂等處,是一種常見的野生藥材。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一些詳細描述:形態特征莖: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黃芩屬。它在中國廣泛分布,多生長于山坡、路旁、田埂等處,是一種常見的野生藥材。以下是關于半枝蓮的一些詳細描述:
形態特征
- 莖:直立或斜升,高20-60厘米,四棱形,被短柔毛。
- 葉:對生,葉片卵圓形至披針形,長2-7厘米,寬1-3厘米,邊緣具鋸齒,兩面被短柔毛。
- 花:花序為輪傘花序,著生于莖上部的葉腋;花冠二唇形,藍紫色或淡紫色,長約1.5厘米,上唇較短,下唇3裂;花期通常在夏季。
- 果實:小堅果,卵圓形,表面光滑。
生長習性
- 半枝蓮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陰,不耐干旱和鹽堿。
- 常見于林緣、灌叢、草地、溝邊等濕潤地方。
-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藥用價值
- 主要成分:含有黃酮類、生物堿、揮發油等多種活性成分。
- 功效與作用:
- 清熱解毒:用于治療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
- 活血化瘀:常用于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
- 抗腫瘤:現代研究表明,半枝蓮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可用于輔助治療某些癌癥。
- 用法用量:煎湯內服,常用量為9-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患處。
采集與加工
- 一般在夏、秋季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
- 采收后應盡快晾曬,以免發霉變質。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以免引起流產。
- 體質虛弱者應遵醫囑使用,避免過量。
文化與歷史
-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半枝蓮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
- 其名稱來源于其花序形狀似蓮花的一半,故得名“半枝蓮”。
現代研究
- 近年來,研究人員對半枝蓮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其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 一些研究表明,半枝蓮提取物對某些癌癥細胞具有抑制作用,顯示出潛在的臨床應用前景。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全面了解半枝蓮的形態特征、生長習性、藥用價值以及現代研究進展。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