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又稱為破銅錢、耳挖草等,屬于唇形科黃芩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自然界中,與半枝蓮形態相似的物種較多,這些物種在外觀上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通過仔細觀察其花、葉、莖等特征,可以進行有效區分。以下是幾種與半枝蓮形態相似的物種:
-
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黃芩是半枝蓮的近緣種,同屬唇形科黃芩屬。黃芩植株較高大,可達1米左右,葉片卵圓形或長圓形,邊緣具鋸齒;花冠藍色或藍紫色,較半枝蓮的花更大,呈唇形,下唇3裂。黃芩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及朝鮮半島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抗炎等藥用價值。
-
荊芥(Nepeta cataria):荊芥雖然同屬唇形科,但屬于貓薄荷屬。它是一種常見的芳香植物,高度一般為0.5-1米,葉子對生,形狀為卵形至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小而密集,通常為白色或淡紫色,排列成頂生穗狀花序。荊芥具有特殊的香氣,常用于烹飪調味和制作茶飲,同時也被用作驅蟲劑。
-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夏枯草亦稱自愈草,屬于唇形科夏枯草屬。該植物多生長于草地、路邊等濕潤環境中,高約10-40厘米,莖四棱,葉對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頂端尖銳,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花期夏季,花色紫紅或淡紫色,聚集成輪傘花序。夏枯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民間廣泛應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癥。
-
紫蘇(Perilla frutescens):紫蘇同樣隸屬于唇形科,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可達1-2米,葉片寬大,心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或有絨毛,顏色從綠色到紫色不等;花小,白色或淡紅色,生于葉腋或頂生總狀花序上。紫蘇不僅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作物,還具有發汗解表、行氣寬中的藥效作用。
-
石見穿(Lycopus lucidus Turcz.):石見穿又名水薄荷,屬于唇形科水薄荷屬。這種植物喜濕,常見于溪邊、溝渠旁,株高30-8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節間明顯伸長;葉對生,線形或披針形,邊緣全緣或有少數鋸齒;花白色或淡粉色,組成腋生或頂生的穗狀花序。石見穿全草可入藥,具有涼血止血、利尿通淋之效。
盡管上述植物與半枝蓮在外形上有一定相似之處,但通過對比它們的花朵、葉片以及生長習性等方面的特征,可以較為容易地將它們區分開來。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