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和半邊蓮都是常見的中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應(yīng)用領(lǐng)域。以下是這三種植物的詳細介紹:1. 白花蛇舌草學(xué)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別名:龍吐珠、蛇針草、蛇舌草等。科屬:茜草科耳草屬。
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和半邊蓮都是常見的中草藥,各自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應(yīng)用領(lǐng)域。以下是這三種植物的詳細介紹:
1. 白花蛇舌草
- 學(xué)名:Hedyotis diffusa Willd.
- 別名:龍吐珠、蛇針草、蛇舌草等。
- 科屬:茜草科耳草屬。
-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細弱,匍匐或上升,分枝多。葉對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2.5厘米,寬1-3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花小,白色,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 分布: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各省,如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地,也見于日本、越南等亞洲國家。
- 藥用部位:全草。
- 性味歸經(jīng):味甘、淡,性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
- 功效與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
- 利濕通淋:用于濕熱黃疸、尿路感染、膀胱炎等。
- 抗癌:現(xiàn)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可用于輔助治療多種癌癥。
- 用法用量:煎湯,15-30克;或鮮品加倍。
2. 半枝蓮
- 學(xué)名:Scutellaria barbata D.Don
- 別名:半夏蓮、地丁草、金線草等。
- 科屬:唇形科黃芩屬。
-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分枝少。葉對生,卵圓形至橢圓形,長1-3厘米,寬0.5-1.5厘米,邊緣具鋸齒。花藍紫色,輪傘花序腋生。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如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
- 藥用部位:全草。
- 性味歸經(jīng):味苦、辛,性寒;歸肝、腎經(jīng)。
- 功效與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乳腺炎等。
- 活血化瘀:用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 抗癌:現(xiàn)代研究表明,半枝蓮具有抗腫瘤作用,可用于輔助治療多種癌癥。
- 用法用量:煎湯,15-30克;或鮮品加倍。
3. 半邊蓮
- 學(xué)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
- 別名:半邊花、水半夏、魚尾草等。
- 科屬:桔梗科半邊蓮屬。
-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葉互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厘米,寬1-3毫米,先端鈍或稍尖,基部漸狹。花單生于葉腋,藍色或藍紫色,花冠兩側(cè)對稱,上唇2裂,下唇3裂。
- 分布: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以長江以南各省較為常見。
- 藥用部位:全草。
- 性味歸經(jīng):味辛、苦,性溫;歸肺、肝、脾經(jīng)。
- 功效與主治:
- 清熱解毒: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
- 利尿消腫: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
- 祛風止痛: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 用法用量:煎湯,15-30克;或鮮品加倍。
總結(jié)
- 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和半邊蓮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癥。
- 半枝蓮還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適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
-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蓮在現(xiàn)代研究中顯示出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可用于輔助治療多種癌癥。
- 這三種草藥在使用時應(yīng)注意劑量,避免過量引起不良反應(yīng)。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yǎng),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qū)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yīng)規(guī)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