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和 七葉一枝蘭(學名:Paris polyphylla) 均為我國傳統中藥,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植物學特征。半枝蓮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厘米,根莖短,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莖四棱形,被倒向微柔毛。葉對生,卵圓形至橢
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和 七葉一枝蘭(學名:Paris polyphylla) 均為我國傳統中藥,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植物學特征。
半枝蓮
-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50厘米,根莖短,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莖四棱形,被倒向微柔毛。葉對生,卵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鋸齒。花單生于葉腋,藍紫色,唇形。
- 分布與生長環境:廣泛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多生于山地林下、溝邊陰濕處。
- 藥用價值:性寒,味苦,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療癌癥、肝炎、痢疾等疾病。
- 研究進展:現代研究表明,半枝蓮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如巴馬汀,具有抗腫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七葉一枝蘭
-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狀莖橫走,粗壯。莖直立,無毛。葉輪生,7-16片,通常7片,故名“七葉一枝”。葉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花單生于莖頂,花被片白色,內面基部黃色,雄蕊8枚。
- 分布與生長環境: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南地區,如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地林下或巖石縫隙中。
- 藥用價值:味苦、辛,性涼,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風濕痹痛等癥。
- 研究進展:七葉一枝蘭中含有多種皂苷類化合物,如七葉皂苷,具有顯著的抗炎、鎮痛作用。其提取物還表現出一定的抗腫瘤活性。
共同特點
- 藥用歷史悠久:兩種植物均在我國傳統醫學中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被廣泛記載于《本草綱目》等古籍中。
- 藥效顯著:無論是半枝蓮還是七葉一枝蘭,都因其獨特的化學成分而具備顯著的藥理作用,尤其在抗炎、抗腫瘤方面表現突出。
- 生態環境要求:兩者均偏好濕潤、陰涼的生長環境,多見于山地林下或溪流旁,對土壤的要求較高,通常需要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注意事項
盡管這兩種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但使用時需謹慎,尤其是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應避免自行服用,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野外采集時應注意保護野生資源,避免過度采挖導致生態破壞。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