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又稱破銅錢、燈籠草等,是唇形科黃芩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分布廣泛,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中華大藥典》中記載了半枝蓮的多種功效與應用,下面詳細介紹其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
1. 清熱解毒
半枝蓮性味苦寒,能入肝、肺經,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癰腫瘡瘍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半枝蓮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如巴戟天苷,具有顯著的抗炎、抗菌效果。
2. 利尿消腫
半枝蓮有利尿作用,可以促進體內多余水分排出,減輕水腫癥狀。適用于腎炎、水腫、小便不利等情況。半枝蓮還能改善血液循環,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幫助。
3. 抗腫瘤
近年來,研究表明半枝蓮提取物對多種腫瘤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對乳腺癌、肺癌、胃癌等惡性腫瘤有一定的療效。其機制可能與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有關。
4. 降血糖
半枝蓮中的有效成分能夠調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半枝蓮不能替代正規的糖尿病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5. 調節免疫
半枝蓮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長期服用可增強人體對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的防御能力,減少感冒、流感等疾病的發病率。
6. 其他作用
- 抗氧化:半枝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緩細胞衰老。
- 保肝護肝:半枝蓮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用于治療肝炎、肝硬化等肝病。
- 止血:外用時,半枝蓮可以用于止血,尤其適用于創傷出血、鼻衄等情況。
使用方法
- 煎湯:取干品15-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 泡茶:將半枝蓮干燥后切碎,每次5-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 外用:新鮮半枝蓮搗爛敷于患處,或煎湯洗患處,適用于皮膚炎癥、瘡瘍腫毒等。
注意事項
- 半枝蓮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
- 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半枝蓮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價值。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個體差異和適應癥,確保安全有效。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